查看原文
其他

一座3000年前的半身像引发的博物馆数字版权问题

弘博网 2023-10-07

这是一个在德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西方最著名的古埃及手工艺品数字失窃案。一项涉及整个博物馆部门的法律判决由此诞生。


三年前,一次被认为是非法制造的世界著名的Nefertiti半身像(柏林纽斯博物馆皇冠上的一颗宝石)的扫描引发轰动。长期以来,博物馆当局一直禁止参观该机构的游客拍摄半身像的照片,以保证其对半身像肖像权的控制,这意味着禁止拍摄任何类型的照片。鉴于Nefertiti半身像是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文物之一,参观者对这一消息虽感惊讶但依然遵守规定。

  

Nefertiti半身像


这一切都在2016年发生了变化,当时有两个艺术家身着风衣参观了德国柏林纽斯博物馆。事实上,这对搭档不仅将3D扫描设备藏在大衣下潜入博物馆,还将此设备安装在有埃及雕塑的房间不被发现。尽管扫描条件并不理想,但艺术家们还是能够制作出了完美的半身像数字扫描复制品。


当然,这只是数字文件中的一系列1和0,但这意味着——至少有可能——世界上任何有3D打印机地方的都能制作出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半身像复制品,虽然Nefertiti半身像是在公元前1345年首次面世的。更重要的是,这件半身像的数码“复制品”很快被两人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分享,使得纽斯博物馆的政策一落千丈。


专家回应



对某些人来说,这已经是故事的结束。然而,就在与Nefertiti半身像各个方面的确切尺寸有关的数据上线不久,埃及古物学家和数字专家们开始提出质疑:在仔细查看了文件之后,一些人认为Nefertiti半身像数据的质量表明扫描过程不可能像艺术家们说的那样简单。换言之,这种清晰度极高的数字影像,根本不是大衣褶裥下隐藏的摄像头能拍出来的。如果关于这两个艺术家的故事是编造的,那么博物馆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博物馆当局为什么要撒谎?


一些专家开始推测:只有在允许长时间不间断地接触古代艺术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这样(高质量的)扫描复制品。他们认为如果这不是一次巧妙的盗窃,那么一定是在博物馆的纵容下进行的专业扫描。即博物馆当局给出的“风衣“的解释只是为了掩盖其内部数据泄露。坚持这一论证的人中有一位名叫Cosmo Wenman的艺术家。当他确定扫描复制品来自于纽斯博物馆本身时,他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首先,Wenman获得了自己的数字扫描副本并与其他人分享。然后,他向博物馆提出了信息自由的要求,而博物馆作为德国国家的财产有义务作出回应。然而,直到Wenman与博物馆有关部门进行了3年的法律斗争,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纽斯博物馆从未公开扫描结果的真正来源,但Wenman提供的文件却将真相昭然若揭:因为这些数据已经公开,任何一个有足够敏锐眼光的人都能够发现一条重要线索:首先,3D数字版是对3000年前半身像的一个非常深入的版本,但引人注目的是一份版权许可证被刻进了半身像的底层数字版本中,该版本注有纽斯博物馆拥有该数字影像的所有权,并有权控制它的使用方式。而正因为它是数字添加的,所以纽斯博物馆本身脱不了干系。唯一的另一种解释是这尊半身像的原始艺术家早在3000多年前就在古埃及添加了这张告示,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版权问题



不幸的是,Neues博物馆选择使用一种知识共享型许可证,可这种许可证只有在它真正拥有整个半身像的版权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不仅仅是它在数字扫描上的微小增加。因此,Nefertiti半身像数字影像扫描并不是非法的,因为它没有侵犯博物馆并不拥有的版权。此外,除非死于大约三千年前古埃及的原始艺术家复活再次拥有版权,不然就构不成侵权。


尽管可以公正地说,在公共领域对艺术品的3D扫描进行版权保护是欧盟法律中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最近情况得到了改善。事实上,根据欧盟《版权指令》第14条:公共艺术作品不能再通过单纯的版权保护。


自1920年以来,Nefertiti半身像一直被纽斯博物馆收藏,它也仍然是纽斯博物馆的合法财产,正如它是由在埃及阿玛纳发现的考古学家团队带到德国后一样。然而,纽斯博物馆并不拥有对半身像进行的扫描件的所有权,尽管它是在试图保护藏品数字影像不在非适当的情况下使用。


现在,在同一法律框架下运作的每一家博物馆和画廊都需要了解这一案例将如何影响它们的数字档案,以及如果这些数字档案落入公众手中,它们可以执行哪些权利?除非欧盟现行法律指令发生重大变化,不然即使将数字版权警告添加到此类扫描中,仍然毫无意义。Wenman目前正与罗丹博物馆对铺公堂,这将是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件。罗丹博物馆将其藏品的3D扫描结果提供给所有人。


编者按

多年前世界主要博物馆都将其文创产品及数字化影像作为受著作权保护的重要资产加以管理。而如今随着虚拟博物馆的建设成为潮流,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选择主动放弃其藏品的数字版权。并希望借博物馆数字化的机会给公众提供更多更清晰的藏品数字影像,让观众与其感兴趣的艺术品建立联系,从而提高藏品的使用率,为衍生品的开发提供灵感,实现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早在2013年,荷兰国立博物馆将12.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放到互联网上供公众下载和使用,还在官方网站列出了如何使用这些高清图的教程,并鼓励公众用这些艺术品的图片进行各种衍生和创作。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图像可用于商业目的,无需征得任何授权许可。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在2017年7月表示,将首次免费释出典藏文物的图像供商业使用。目的在于除了让这些典藏能为全民共享以外,更希望能借此扶植文化创意产业,不但能提高商品附加价值,更能加强文创品牌竞争力。


但由于国内博物馆鲜少有这样的实践,导致近年来“侵权”案例却层出不穷。一是因为目前国家法律对博物馆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对博物馆藏品是否可以“全民共有”的部分界定不够清楚。二是藏品数字影像是否能构成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仍有所争议,致使授权存在困难。目前,已有部分博物馆开始通过权利声明,通过藏品数字化资源的商业使用和非商业使用、个人使用和团队使用、馆内使用和馆外使用等不同方式,维护自身权利。但现实中能够给出详尽权利声明的博物馆并不多见,权利声明也并不合乎规范,依然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博物馆只能对自身潜在利益进行呼吁。


Nefertiti半身像扫描案例足以给所有博物馆敲响警钟,馆藏资源数字化版权究竟如何维护,又是否可以维护值得深思。希望随着我国博物馆体系的日益发展,博物馆知识产权在法律层面的缺失能得到完善,加快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弘博网也将持续关注此方面的问题,推出系列专题文章,大家敬请期待。


图文来源:MuseumNext

原标题:Legal Case Concerning a 3D Scan of a Museum Artefact May Impact on All Institutions

作者:Manuel Charr

翻译:凉夏

编辑:国旻#晓看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国家文物局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

“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 亮相江汉关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

“白银时代——中国外销银器特展” 亮相江汉关博物馆

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灵鼠迎新”开展

“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点活动公布!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重新开放

聚焦|博物馆开夜场,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会议|广东省非国有博物馆已达到95家

回顾往期精彩

回看2019 | 文物保护、人事改革、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一览2019年行业政策

如何用90秒?介绍一座拥有18万件藏品的博物馆。

博物馆进入全球化3.0时代,藏品研究需拓展全球视野

2020年,故宫博物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展览纷纷上新啦!

人人喊打的“鼠”,居然有这么多的吉祥之意?
这个跨年展览够“Biger”、够“精彩”、够“好玩”

西泠印社撤拍,藏品来源应该怎么查验?

国家级博物馆可以怎样带动地区博物馆?

项目丨博物馆公开招标项目汇总(12-5)

说展|艺术展,历史展,网红展......看完我们的展评你的pick是?

热议 | 博物馆让人感到害怕?这些网友有话要说!

首个安徽音乐与戏曲文化专题展览“唱响”国家大剧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